11月5日-11月8日,乡村振兴学院张俊娜、罗加铃两位教师带领2021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赴屏南县前汾溪村开展为期三天的《社区营造理论与实务》课程实践。

聆听前辈事迹 知悉乡土民情
此次实践得到了驻扎在前汾溪村开展社会美育工作的乡野艺校的大力帮助。
5日傍晚大家到达前汾溪村,当天晚上乡野艺校毛华磊校长为同学们讲述了前汾溪村的乡土民情、乡野艺校的美育工作。当他还是中国美院学生时,跟随老师到前汾溪村做毕业设计,做着做着与当地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毕业后决定留下来,全身心投入公益美育行动计划。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乡野艺校最核心的工作方法:”丈量、整理、想象、建设”。
汤明珠是2023年6月份刚刚毕业的我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她在2021年跟随老师到前汾溪村开展社区营造课程实践,和队友一起为前汾溪村创作了村歌,并利用假期多次返场回到前汾溪村开展公益服务。她毕业后加入乡野艺校团队,共同实现“1000个美育计划”的梦想。汤明珠详细向学弟学妹们传授了深入社区的注意事项。
毛校长和汤明珠学姐全程陪伴同学们,为社区营造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在地保障。


深入乡村走访,擘画实践方向
同学们分成八个实践小组,自行设计社区营造方案。各个小组深入村中走访,与村民展开热切交流。同学们谨记毛校长的叮嘱:不要为自己做作业,而是为前汾溪村做作业。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同学们以村民的需要为中心,结合社区营造课程内容制定实践方案。两位带队老师、毛校长和汤明珠学姐对同学们的实践方案提出了改善意见,兼顾实用性、在地性、可持续发展性,经过不断讨论修改、充分推演后,各个小组相继在6日下午开始了实践。

围绕村民需要,彰显学子风貌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结合学校所学知识,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用自己小组的独特实践策略为前汾溪村的美育工作添砖加瓦。
第一小组选择了走入村中小学,同孩子们组织一场欢乐且难忘的足球赛,并吸引了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的加入;第二小组展开了在地教学,对孩子们进行了国学知识普及。第三小组通过访谈村民,体验并记录了当地的饮食文化。第四小组走入寡居村民家中,与村民共同制作菜肴并了解村民的状况。第五小组开展了农产品直播,对当地的地瓜粉进行了宣传。第六小组进行了美育教学,带着小朋友一起编制中国结。第七小组为村民拍摄了“全家福”,照片中的村民夫妇喜笑颜开,让人为之动容。第八小组选择了“节日快乐”的实践主题,和村民共度了充实且其乐融融的一天。


在实践间隙,两位带队老师安排了丰富的晨练和团建活动。清晨,在淙淙的溪水边,全体师生一起打八段锦,舒展筋骨。晚上,大家喝酒聊天,玩“open your heart”游戏,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实践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下次实践的时间更长点。

此次课程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前汾溪村的乡村发展状况,以实际行动助力前汾溪村的美育工作。同时,同学们对乡村振兴事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同学们对乡村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了同学们对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热情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