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至21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新茶饮公益基金主办,我校承办的“乡村工匠赋能计划—手工制茶工匠经营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顺利举办,来自贵州等省的共计50名优秀手工制茶工匠参加培训。

开班式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副处长李明指出,本次培训是落实国家《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和贵州省“三茶统筹”战略的关键举措,他殷切希望培训后学员们可以带动更多乡亲用一片叶子富足一方水土。乡村振兴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曹滨斌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参训学员既是千年茶香文脉的守护者,更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干家,要将自己锤炼成既“懂茶性、精工艺”又“善经营、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切实担当起振兴一方产业的使命。

本期培训班课程设计紧扣“赋能”与“提升”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围绕“品牌打造”与“创新研发”两大核心模块,邀请了校内外知名茶学专家、资深品牌策划师等进行专题授课与案例分析,深度解析现代茶产业的市场趋势、品牌构建路径、营销策略及产品创新思维。此外,培训精心组织了现场教学活动。安排前往武夷山燕子窠“三茶统筹”专题展厅、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等成熟茶企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绿色、有机茶园管理经验和茶旅融合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紧密结合。

为增强培训效果,促进交流融合,本期培训班尝试将学员随机划分为八个学习小组。培训期间,通过“小组破冰介绍”“一分钟视频竞赛”等一系列团队学习任务与友好竞争活动,充分激发学员们的创新思维与协作精神。在综合评估各小组任务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表现及个人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培训最终评选出“优秀团队”及若干名“优秀学员”,予以表彰激励。

据悉,本期培训紧密对接茶产业升级与制茶工匠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观摩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助力学员提升其品牌运营策划、产品创新研发及市场竞争能力,为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