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专业介绍
01 专业概况
乡村振兴班由“三农”问题专家、当代乡村建设的引领者温铁军教授发起,由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乡村振兴学院与国内其他高校协同举办,旨在响应中央关于推动实施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坚实的社会责任担当、“三农”品质教育、跨学科综合应用和解决在地化实践问题能力的“新农科”人才。

全国首届乡村振兴班开班仪式

意大利农业部部长顾问范德普勒格教授应邀为乡村振兴班师生做主题分享

菲律宾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一行与乡村振兴班研讨交流
02 培养模式
采取卓越农林人才“干中学”模式。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深度融合的乡土践行者课堂、平等互动的师生研学方式;实行独立班制和“小班化”教学,根据不同内容采用游学式、进阶式和体验式课程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强调实证思维,亲近乡土。

乡村振兴班浙江研学

乡村振兴班龙岩研学

乡村振兴班泉州永春县研学

乡村振兴班宁德屏南县研学

乡村振兴班宁德古田县研学

乡村振兴班福州三坊七巷研学
03 师资力量
除增设大量实践课程外,乡村振兴班还有不少当面聆听名师讲课的机会,授课教师在精通本专业领域的同时,还具有一线卓越的实践者品格。本专业拥有一支多元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共计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超过70%的教师具有境外访学经历,国际化视野开阔。此外,本专业还引进了来自985高校的8位博士,以及1位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台湾籍),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同时,先后邀请了8位来自台湾等地的兼职教授参与授课,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术视角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温铁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度“粮食英雄”。著作有《从农业1.0到农业4.0》《全球化与国家竞争》《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等。

范胜龙,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福建省土地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农学会监事、福建省地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制度与经济、土地整治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曾参与国家科技支撑和国家基金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科技服务项目几十项,项目合同总金额达数百万元。

朱朝枝,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米兰体育公司怎么样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届全国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获得者;福建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各1门。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导师、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最美科技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等荣誉称号。

范水生,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多功能农业与区域发展团队”首席导师,国台办台湾农民创业园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米兰体育公司怎么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版著作和主编教材5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曾获评福建省第二届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苏时鹏,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图书馆党委副书记、馆长,福建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优秀教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农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治理的教学研究工作。
04 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模块由院内外知名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实践教学模块组由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福建爱故乡公益平台、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小院和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实践基地等组成,由政产学三个领域的导师共同组成导师小组,负责学生的全面指导。
主干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农村发展学、乡村建设学、乡村规划与设计、多功能农业、合作经济与实践、乡村美学、乡土文化研究、生态教育、国际发展理论与实践、国际乡村建设案例比较等。
05 优惠政策
乡村振兴班学生符合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件的,可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推免比例相对较高。
与共建单位共同探索定向培养机制,为乡村振兴服务,并优先提供推荐就业机会等。
06就业方向
乡村振兴班毕业生适宜在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社区治理与乡村发展领域及乡村振兴方面工作、农业农村行政事业管理工作;也适宜从事农村发展规划与设计、农业农村调查与研究、咨询服务、乡村振兴项目综合协调与管理等企事业单位(比如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办、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
07 教师寄语

温铁军教授
人生有限,体验越多越赚到。
教授,博士生导师。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度“粮食英雄”。著作有《从农业1.0到农业4.0》《全球化与国家竞争》《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等。

邱建生老师
青年有理想,乡村有未来。愿你们以理想为笔,热爱为墨,在炊烟与云霞间绘就乡土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乡村建设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总干事,国仁智库联盟理事长,爱故乡计划和善食行动发起人;出版著作有《互助型社会-在地化知识与平民教育创新》《梦想像呼吸-新乡村建设工作手记》《松土者-福建新乡村建设发展报告》《乡建手记-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PART2 专业风采

参与央视《最炫农科生》创作
01 实践教学事学教学
农事学课堂授课融合现场教学,让知识下沉到田间地头去。课程内容包含常见农作物识别、番薯、上海青、萝卜等粮食蔬菜种植、基础农事技能训练、旋耕机操作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投入其中,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将抽象理论直观化,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干中学”。

乡村振兴班农场教学

劳动教育与自然农法实践
实践历程片段
我们的乡建学习之路已然走过八年光阴,充实的调研经历、多元的思想碰撞等,让我们不断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我们只有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和调查研究中所形成的问题与数据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认识才足够丰富,看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温铁军教授携乡村振兴班开启户外思政课堂

行进中的“干中学”课堂延伸体系

乡村振兴班参与大地之子乡村发展带头人支持计划

乡村振兴班观摩学习中国美术学院基地
02 校园生活项目
“屏南800”项目由温铁军老师提出,诸多老师、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参与,旨在为屏南设计一个新的乡村振兴品牌。乡村振兴班同学参与到调查研究、理论探索、资料收集、整合数据等工作,充分彰显学生将最新乡村振兴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

乡村振兴班参与“屏南800”项目团队合影

中国人民大学周立教授的互动课堂
夏日的热浪拂过脸庞
那凤凰花开的六月
是少年高考之后背上行囊再启航
是将奔赴下一场山海、收获人生的宝藏
山海之间,繁华之余
不免怀念家乡山水的宁静、人儿的温柔可亲
在乡心隐动的清晨
不妨来与FaFu乡村振兴班赴一场美丽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