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水林,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2年6月出生,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入选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2023),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2024),主要研究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补偿、乡村绿色发展。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土地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0多篇,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2项。兼任《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地》《林草政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青年编委,《生态学报》《经济体制改革》《管理学刊》等期刊审稿专家。
教学科研项目与成果:
主要科研项目:
1.福建省创新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数字技术赋能福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主持,在研。
2.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与政策保障研究”,主持,已结项。
3.福建省研究中心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不断夯实建设美丽福建的生态根基”,主持,已结项。
4.福建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三库+碳库’视域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主持,已结项。
5.福建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系统观视域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主持,已结项。
代表性论著:
1.丘水林.农户理性视角下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方式选择[J].东南学术(CSSCI),2024(3).
2.丘水林.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3(3).
3.丘水林,靳乐山.资本禀赋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人为活动限制受偿意愿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22(1).
4.丘水林,靳乐山.生态公益林补偿、收入水平与政策满意度——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CSSCI),2022(1).
5.丘水林,靳乐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人为活动限制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以农户受偿意愿为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CSSCI),2021(7).
6.丘水林,靳乐山.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实践进展与经验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CSSCI),2021(4).
7.丘水林,庞洁,靳乐山.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个机制复合体的分析框架[J].中国土地科学(CSSCI),2021(1).
8.丘水林,靳乐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缺陷及国际经验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CSSCI),2019(3).
9.丘水林,靳乐山.整体性治理:流域生态环境善治的新旨向——以河长制改革为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CSSCI),2020(3).
获奖情况:
获教育部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第十三届福建驻京团工委“郑连发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奖学金、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征文一等奖、福建社科界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福建省直机关青年理论学习主题征文二等奖。
研究生招生层次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农村发展)
邮箱:slqiu1992@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