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金玲,女,福建尤溪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福建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林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理事,福建省经济林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秘书长。2001年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经济林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森林培育专业硕士毕业,2011年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森林培育专业博士毕业。2004至2012在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作物学院农学系工作,2012至今在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林学院森林资源系工作。2014年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访问学者。2015 - 2016年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作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木本植物发育调控、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木栽培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一)个人荣誉
1、2024年3月 担任中国农技协“福建长汀油茶科技小院”责任专家;
2、2024年5月 担任中国经济林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3、2023年10 获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荣誉;
4、2023年5月 担任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5、2022年09月 获第八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荣誉;
6、2020年07月担任福建省经济林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7、2018年05月获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2017年度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青年五四奖章;
8、2017年12月获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二)负责项目
1、福建省科技厅项目,油茶膨大期叶面肥提升产量和品质的技术研发与应用,2023-2025,40万元。
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普通油茶油脂品质分析及其标记开发,技术负责人,2021-2024,100万。
3、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 基于水土保持的锥栗生态栽培技术研究,2020-2022,9万。
4、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泰宁县油茶良种丰产栽培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17-2019,80万元。
5、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五期项目子课题,闽楠气培扦插及组培新技术研究,2016-2018,11万元。
6、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油茶芽苗砧嫁接砧穗愈合互作机理研究,2012-2015,1万元。
7、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创新项目,不同接穗对油茶砧木根系生长的影响,2018-2019,9.4万元。
8、校级项目,《森林培育学》双语课程改革, 2016-2018,1万元。
(三)主要参加项目
1、福建省科技厅项目,智慧型节水滴灌的油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2023-2025,15万元。
2、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锥栗良种应用推广及高效优质栽培示范,2020-2022,100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71403053,补贴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调整和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2015-2017,22万元。
4、教育部博点基金,嫁接引起油茶基因变异的机理研究, 2012-2015,12万元。
5、福建省林业厅,基于水土保持的油茶林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2012-2014,12万元。
6、福建省科技厅,2010N5006,福建省油茶优良种质区域化试验及良种选评与示范,2012-2013,50万元。
7、福建省科技厅平台建设项目,2010N2001, 福建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2013,130万元。
8、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福州市油茶优良种质评比与良种推广示范,2011-2013, 100万元。
9、科技部,2009GJC40006,油茶林高效优质培育技术,2009-2011,40万元。
10、福建省发改委,油茶种质资源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2009-2010,25万元。
11、福建省科技厅,2006N007,油茶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分子鉴别,2006-2009,10万元。
12、福建省科技厅,油茶非木质综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06-2009,50万元。
13、福州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油茶优质种苗繁育及高产培育技术研究,8万元。
14、科技部,东南地区锥栗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2017,40万元。
15、科技部,中轻度侵蚀区板栗林径流生态调控及土壤增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2017,50万元。
16、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东南山地油茶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2013-2017,125万元。
17、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汀县红壤侵蚀区人工群落演变特征及改造提升技术研究,2018-2020,9万元。
(四)获奖情况
1、冯金玲(1/5),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成熟种子在自然干燥过程中microRNAs动态调控油脂代谢机制研究,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论文二等奖,2018。
2、冯金玲(1/1), 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调控机理,中国林学会,第四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016。
3、冯金玲(1/3), 油茶芽苗砧嫁接口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蛋白质分析,中国林学会,优秀论文奖,2012。
4、冯金玲(1/1),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过程中组织解剖学研究,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论文二等奖,2011。
(五)获得专利、标准和新品种
1、冯金玲,陈辉,杨志坚,郑灏,白玮玮. 一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培育方法,2016.06.29,中国,ZL201410237062.
2、冯金玲,陈世品,杨志坚. 一种建兰花序套状嵌合枝接法,2020-03-17,中国,CN107278630B.
3、冯金玲,陈世品,杨志坚. 一种春兰花序髓心贴接法,2020-02-14,中国,CN107318476B.
4、杨志坚,冯金玲,薛光宇,陈来贺. 一种古香樟树龄预测方法,2022.07.01,中国,ZL202010985665.8.
5、冯金玲(5/17),城市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福建省地方标准,2019-12, DBJ/T13-315-2019.
6、冯金玲. 锥栗“建瓯 2号”,第5完成人. 2017.
7、冯金玲. 油茶“福林 1号”,第5完成人. 2023.
8、冯金玲. 锥栗“福林 2号”,第5完成人. 2023.
(六)主要论文(*为通讯作者)
1. Zheng J, Su H, Pu S, Chen H, El-Kassaby YA, Yang Z, Feng J*(冯金玲). High-yield hybrid breeding of Camellia oleifolia based on ISSR molecular markers[J]. BMC Plant Biology, 2024, 24(1): 517.
2. Yang Z, Chen H, Lin C, Sun J, Wen W, Zhu X, El-Kassaby YA, Feng J*(冯金玲).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quality traits of Hovenia acerba germplasm resources in Fujian province[J]. Forests 2023, 14: 204.
3. Chen Y, Zheng J, Yang Z, Xu C, Liao P, Pu S, El-Kassaby YA, Feng J *(冯金玲). Role of soil nutrient elements transport on Camellia oleifera yield under different soil types[J]. BMC Plant Biology, 2023, 23(1): 378.
4. 王妍, 冯金玲, 吴小慧, 黄蓝明, 吴娟, 陈宇, 杨志坚. 施肥对闽楠幼苗光合碳固定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2, 58(5): 40-52.
5. 王妍, 冯金玲, 吴小慧, 黄蓝明, 吴娟, 陈宇, 赵城昊, 杨志坚. 施肥对闽楠根系形态及苗木质量的调控作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0(10): 1-9.
6. Yang Z, Wu XH, Huang LM, Xie WW, Chen Y, El-Kassaby, YA, Feng JL*(冯金玲). Soil bacteria to regulate Phoebe bournei seedling growth and sustainable soil utilization under NPK fertilization[J]. Plants, 2021, 10: 1868.
7. Yang Z, Wu XH, Chen LH, Huang LM, Chen Y, Wu J, EI-KassabyYA, Steven CG, Feng JL*(冯金玲). Fertilization regulates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biomass and nutrients in Phoebe bournei seedlings[J]. Agriculture, 2021, 11: 1187.
8.杨志坚, 冯金玲, 吴小慧, 陈来贺, 余新晓, 陈丽华*. 氮磷钾施肥对闽楠幼苗营养元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1, https://doi.org/10.13292/j.1000-4890.202104.017.
9. 郑芳奕, 杨志坚, 陈辉, 廖鹏辉, 黄蓝明, 冯金玲*. 接穗对油茶砧木根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影响[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 40(6): 636-642.
10. 陈来贺, 王妍, 杨志坚, 陈世品, 冯金玲*.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闽楠扦插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11): 54-62.
11. 吴小慧, 王妍, 杨志坚, 陈世品, 冯金玲*. 插穗因素对闽楠扦插苗生根、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9,3 9(11): 2028-2036.
12. Feng JL (冯金玲), Jiang Y, Yang ZJ, Chen SP, El-Kassaby YA*, Chen H*.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C. oleifera hybrid population[J]. Silvae Genetica, 2020, 69(1): 63-72.
13. Yang ZJ, Wu XH, Grossnickle SC *, Chen LH, Yu XX, El-Kassaby YA, Feng JL(冯金玲)*. Formula fertilization promotes Phoebe bournei robust seedling cultivation[J]. Forests, 2020, 11: 781.
14. He YF, Song QQ, Chen SP, Wu YF, Zheng GH, Feng JL(冯金玲), Yang ZJ, Lin WJ, Li Y, Chen H.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self- and cross-pollinated pistils revealing candidate unigenes of self-incompatibility in Camellia oleifera [J]. The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20, 95(1): 19-31.
15. Song QQ , Chen SP, Wu YF, He YF, Feng JL (冯金玲), Yang ZJ , Lin WJ , Zheng GH, Li Y, Chen H*.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es of gene response to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of Camellia oleifera leaf using Illumina and single-molecule real-time-based RNA-sequencing[J]. Forests, 2020, 11: 91. doi:10.3390/f11010091.
16. 冯金玲, 陈 辉, 陈世品, 林文俊, 杨志坚. 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与内源激素的关系[J].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8, 38(01): 27-32.
17. Feng JL(冯金玲), Yang ZJ, Chen SP, El-Kassaby YA*, Chen H*. Signaling pathway in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nurse seedling grafting union[J]. Trees, 2017, 31(5): 1543-1558.
18. Feng JL(冯金玲), Yang ZJ, Chen SP, El-Kassaby YA*, Chen H*.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small RNAs reveals dynamic microRNAs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Camellia oleifera and C. meiocarpa seed natural drying[J]. BMC genomics, 2017, 18(1): 546.
19. Feng JL(冯金玲), Yang ZJ, Bai WW, Chen SP, Xu WQ, El-Kassaby YA*, Chen H*. Transcriptom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amellia species reveals lipid metabolism during mature seed natural drying[J]. Trees, 2017, 31(6): 1827-1848.
20. Xu HM* , Cao DC*, Feng JL(冯金玲), Wu HY, Lin JX, Wang YW*.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vascular cambium activi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juvenile to mature stages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16, 200:7-17.
21. 白玉娜, 陈辉, 杨志坚, 冯金玲, 陈世品, 林文俊.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幼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7, 37(1): 67-74.
22. 冯金玲, 郑新娟, 杨志坚, 陈世品, 陈辉. 5 种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 36(2): 10-16.
23. 冯金玲, 郑新娟, 杨志坚, 陈世品, 陈辉. 套种模式对油茶生长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 35(4): 324-330.
24. 汤佳, 冯金玲, 杨志坚, 陈世品, 陈辉, 白玉娜. 油茶果实内源激素变化与果实发育的关系[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 35(4): 331-336.
25. 郑灏, 杨志坚, 冯金玲, 陈世品, 林文俊, 白玉娜, 郑国华, 陈辉. 不同林下套种模式对油茶幼林根区土壤化学特性及微生物的影响[J].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4(2): 147-153.
26. 刁兆龙, 陈辉, 冯金玲, 刘伟, 王遥. 水分胁迫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4, 41(4): 642-646.
27. 杨志坚, 冯金玲, 陈辉. 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过程解剖学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3, 31(3): 313-320.
28. 杨志坚, 冯金玲, 陈 辉. 锥栗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 果树学报, 2013, 30(1): 105-109.
29. 冯金玲, 杨志坚, 陈 辉. 油茶芽苗砧嫁接口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蛋白质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8): 2055-2061.
30. 冯金玲, 杨志坚, 陈 辉. 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AFLP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3): 141-146.
31. 冯金玲, 杨志坚, 陈 辉, 陈世品, 刘玉宝. 油茶芽苗砧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J].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学报, 2011, 40(1): 24-30.
32. 冯金玲, 杨志坚, 陈世品, 刘玉宝, 陈 辉. 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过程中苯丙烷代谢的若干生理指标[J].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学报, 2011, 40(3): 264-270.
33. 冯金玲, 庄宝华, 王松良, 王峰吉. 农业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 2011, 9: 77-79.
34. 林国锋, 陈世品, 刘玉宝, 冯金玲, 陈 辉. 油茶良种选育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 6(2): 81-85.
35. 冯金玲, 杨志坚, 陈 辉. 锥栗的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9, 5(4): 237-241.
36. 杨志坚, 陈 辉, 陈世品, 冯金玲, 雷金勇. 糙花少穗竹天然居群表型变异[J].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7(6): 592-596.
37. 陈 辉, 刘佳洁, 刘国敏, 刘玉宝, 冯金玲, 李阿池, 陈世品. 油茶F1代试验林优良杂交组合及亲本的选择[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8, 28(4): 304-309.
38. 冯金玲, 陈 辉, 杨志坚, 陈世品. 锥栗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和选择[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 26(1): 22-25.
39. 冯金玲, 陈 辉, 陈世品, 杨志坚. 锥栗成熟胚离体培养初报[J]. 经济林研究, 2004, 22(3): 29-31.
40. 王 妍, 陈 辉, 陈世品, 冯金玲. 生长调节物质对锥栗幼期生长的影响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03, 21(1): 11-13.
(七)教学课程
1、本科生课程:《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栽培学》、《农业概论》、《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等。
2、研究生课程:《森林培育科学及研究进展》、《经济林栽培学》等。
(八)教学成果
1、《福林茶油》项目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第2指导老师,2025。
2、《油茶小院》项目获2024年福建省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大赛铜奖,第2指导老师,2024。
3、《福林茶油》项目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福建省赛金奖,第2指导老师,2024。
4、《木林森淼》项目获第八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1指导老师,2022。
5、《绿泽公益》项目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3指导老师,2020。
6、《绿泽公益》项目获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5指导老师,2020。
7、《森林培育学》双语教学体系建立,2018;
8、指导成立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护山护水协会” 并开展相关工作。
联系方式: FJL97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