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概况
严家显实验班(碳中和)依托菌草与生态学院开办,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行动,也是学校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面向未来重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学校鼓励在办学形态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以培育建设碳中和技术与管理交叉融合学科为抓手,为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贡献农林大的智慧和力量。在此背景下,严家显实验班(碳中和)应运而生。
■培养目标
实验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道德修养、生态文明意识的生态学、林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以及相关碳中和理论、碳汇交易核算及管理控制技术,胜任生态学、林业、环境工程领域的相关研究、设计碳中和技术,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相关部门从事生态学、林业、环境工程、碳中和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技术普及等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严家显实验班(碳中和)的新生规模为30人。
(一)培养方式:采取严格的人才选拔与流动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特点,单独制定培养方案,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授课模式。实行独立班制和“小班化”教学。授课教师由优秀教师担任,开设专业特色课程或专业提高课程,增加双语教学课程比例,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课堂。
(三)导师制度。聘请高级职称专家作为实验班学生导师,实行双向选择,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全面指导。
(四)科研训练。依托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等,优先为实验班学生创造科研训练条件。
(五)推免比例。严家显实验班(碳中和)的研究生推免比例为20%。
*依托学科
严家显实验班(碳中和)依托的生态学科2003年获博士点授予权,2005年获评福建省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优势学科;2011年提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队伍】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85人,其中高级职称53人,含有国家优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多名国家级人才。生态学科2016年获批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福建省高原学科,2022 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建设A类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16位、农林院校第5位。

【平台建设】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6个;生态学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乡村振兴研究院4个,科技小院3个,以及碳中和研究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多个校级科研平台。

【教学科研】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0多项,总经费4200多万元。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7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0 多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8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6项(含特等奖2项)。

【人才培养】学科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6 年菌草所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 年菌草所党支部案例入选教育部《基础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2020 年农业生态研究党支部获校先进基层党支部和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近五年培养硕士研究生 243 名,博士生 43 名,招收国外博、硕士留学 2 名。指导的本科生获国家级“挑战杯”获奖12项、省级“挑战杯”18项,“累进创新奖”“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国际青年生态学者新星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

扬帆破浪风正劲,踔厉奋发新起航。欢迎报考严家显实验班(碳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