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微生物生态学团队介绍
发布时间 :2025-05-08      浏览:244



一、团队研究方向

1.聚焦植物营养与逆境生理领域,重点围绕根系响应根际环境、养分高效利用及根际微生物互作展开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The ISME Journal》《Cell Reports》等国际权威杂志。

2.以高通量分离技术解析海洋优势细菌与噬菌体的基因组特征及生态功能。团队在噬菌体-宿主互作领域取得突破,通过多组学技术揭示海洋病毒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成果发表于《Nature》《The ISME Journal》《Environment Microbi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

  二、团队招生类型

1.生态学博士研究生

2.生态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3.农艺与种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草业方向)

三、团队组成情况

负 责 人:许卫锋 教  授 博导/硕导

团队成员:赵艳琳 教  授 博导/硕导

      刘建平 副教授 硕导

      许飞云 副教授 硕导

      周  晶 副教授 硕导

      傅慧兰 讲  师 硕导

      夏天雨 副教授 硕导

      张泽风 讲  师 硕导

      李胜兰 讲  师 硕导

      朱南燕 讲  师

四、团队负责人简介






许卫锋,男,1978年10月生,江苏新沂人,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导,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菌草与生态学院院长,海峡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神农青年英才,牛顿高级学者,闽江学者,香江学者,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作物水肥高效利用国际合作实验室主任,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扬州大学,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13年被破格提拔为研究员,同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是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国土壤学会、香港学者协会和英国实验生物学会的会员,兼任香江科技促进会理事及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Journ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Rice和Pedosphere等SCI杂志的审稿专家。长期从事植物营养、抗逆生理生态的研究。曾先后赴德国李比希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与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等研究课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ISME Journal、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Trends in Plant Science、Cell Reports、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等权威SCI杂志计发表SCI文章6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多项,参与中英文专著编写各一部。

电子邮箱:wfxu@fafu.edu.cn

个人主页:

https://zhxy.fafu.edu.cn/c3/80/c12247a312192/page.htm


五、团队其他成员(详见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教师个人主页)






赵艳琳,女,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福建省第六批“百人计划”,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厦门大学博士,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6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课题组长期从事海洋微生物生态研究,以具有重大生态意义的海洋优势细菌和噬菌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微生物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微生物生理生态研究以及多组学技术分析细菌-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多项研究成果在Nature、Environment Microbiology、The ISMEJ、mSystems、Applied and Environment Microbi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电子邮箱:yanlinzhao@fafu.edu.cn

个人主页:https://teacher.fafu.edu.cn/zyl_11183/






刘建平,男,1985年4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导,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2009年本科毕业于长江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2009开始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硕博连读,2015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5月入职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博士至今主要从事水稻应答高温胁迫、干旱胁迫以及水稻磷素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校杰青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申请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1项;以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 Reports、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Journal、Plant Communications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并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排名第三)。

电子邮箱:jpliu@fafu.edu.cn

个人主页:https://teacher.fafu.edu.cn/ljp/






许飞云,男,博士,副教授,硕导,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现任职于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菌草与生态学院。长期从事作物养分水分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先后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及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开展合作交流,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等研究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The ISME Journal, Plant Journ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电子邮箱:xufy@fafu.edu.cn

个人主页:

https://jcstxy.fafu.edu.cn/ac/d2/c12957a371922/page.htm







周晶,女,甘肃兰州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要从事草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方向1.植物地下根茎发育形成的分子学基础;2.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3.饲草生产与加工。

电子邮箱:zhoujing_lz@fafu.edu.cn

个人主页:

https://jcstxy.fafu.edu.cn/9d/e8/c12957a368104/page.htm






傅慧兰,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20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病原微生物与植物互作机制、微生物致病机理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在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Microbiological research、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方向:微生物与植物互作机制,微生物检验检测。

电子邮箱:fuhuilan@fafu.edu.cn

个人主页:

https://jcstxy.fafu.edu.cn/zwyy/d2/cf/c12965a381647/page.htm






夏天雨,男,博士,副教授,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硕士生导师。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白羽扇豆排根形成及其低磷适应分子机制研究。主持承担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Journal、iScience和Physiologia Plantarum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科研方向:白羽扇豆排根发育转录调控机制以及白羽扇豆低磷胁迫适应分子机制。

电子邮箱:tyxia@fafu.edu.cn

个人主页:

https://jcstxy.fafu.edu.cn/zwyy/d2/cd/c12965a381645/page.htm






李胜兰,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21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作物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变化与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相关研究,重点关注树木和农作物关键功能性状以及碳水耦合关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入选全国博士后交流计划引进项目、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项目。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Horticulture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全球变化生态学》教材编写。

科研方向:1. 化学信号和水力信号对气孔行为的调控;2. 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3. 气候变化下树木的碳水耦合过程

电子邮箱:sll0809@fafu.edu.cn

个人主页:

https://jcstxy.fafu.edu.cn/zwyy/d2/d0/c12965a381648/page.htm






张泽风,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优势细菌及其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生态功能研究。以分离为基础,结合多组学的手段,开展海洋优势细菌及其噬菌体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探究海洋优势细菌及其噬菌体的基因组特征、进化、生态适应机制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成果在mSystems、Environment Microbiology、Communications Biology、Microbial Genomics等期刊上发表。

电子邮箱:zfengbio@126.com

个人主页:https://teacher.fafu.edu.cn/zzf3/






朱南燕,女,博士,讲师,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2024年博士毕业于扬州大学草学专业。主要从事草坪与绿地环境修复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熟悉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态修复学和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涉及非生物胁迫环境下植物-土壤-微生物间互作关系研究和基于ArcGIS平台的农业信息学分析。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3件,以第一完成人在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中获奖3项。

电子邮箱:ny-zhu@fafu.edu.cn